查看原文
其他

如果失去泥土,我们又要从何处仰望星空?|阅读

译林出版社 土壤观察 2021-04-28

导  读


星辰大海固然令人神往,人类最离不开的却还是脚下毫不起眼的土地。


来源:译林出版社 (2017年10月19日)


人类文明的故事,写在泥土里


▲ 亚当(Adam)的希伯来语名字,来源于“adama”这个词,意为“土地或土壤”。夏娃(Eve)的名字来源于“hava”这个希伯来语单词,意为“有生命的”,因此“土壤”和“生命”的结合便构成了《圣经》创世故事的语言学框架。


▲ 农业文明初期,98%的人口进行耕作,以支持掌控着食物与资源分配的统治阶级;在今天的美国,不到1%的人口进行耕作以养活其他人。


▲ 在荒凉的南太平洋复活节岛上,为什么会出现巨大的石像? 这并不奇怪。这里曾经因为有着适宜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产生过繁荣的文明,最终却因为水土流失,高度发展的社会退化成为野蛮民族。


从广义上来看,许多文明的历史遵循着一种共同的故事情节:文明始于谷底肥沃的土壤,人口持续增长,谷底农业无法继续满足需求。于是人们迁移至坡地,清除植被,进行耕作。裸露的坡地遭到侵蚀,作物产量下降,又无新的土地可供耕种,生存危机出现。最终,土壤退化达到了农业生产力不足以支持不断增长的人口的临界点,并诱发整个文明的崩溃。


这样的历史剧本既适用于那些小而孤立的岛屿社会,又适用于那些跨区域的庞大帝国,这也证明了泥土在文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:一旦土壤侵蚀的速度超过土壤形成的速度,该文明就会走向灭亡。


罗马不是一天建成,也并非瞬间崩塌


从最早的罗马城,到后来的共和国,再到极盛期的帝国,古罗马一直格外重视自己的土地,也因此将农业视为国家的基础,据说有不少流传下来的罗马姓氏,是源自“他们的祖先所擅长种植的蔬菜的名字”,而“好农夫”在当时则是“对一个人极高的评价”。


古罗马的农人们,从很早就熟练地掌握了开垦、耕种、灌溉、育肥等方面的农业知识和技巧,并且学会了因地制宜地建立不同的耕作制度;周期性地让田地休耕,在上面种植豆类作物,或是合适的覆被植物;还有每年进行反复的耕犁,以使土壤通气性能良好,并借此抑制杂草生长。可以说,古罗马的农业体系,即使是从现代的眼光来看,也称得上是成熟而完备的。此外,随着古罗马后来的扩张,其农业体系也随之传播到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广大地区,例如当时的北非地区,就在罗马人的经营下成为了帝国的粮仓。


然而,即便如此用心经营农耕,罗马人还是未能摆脱土壤侵蚀的阴影。随着人口持续增加,农业活动的规模和力度也不断加大,无节制的耕种造成了土壤肥力的急剧衰退。土壤退化最先出现在罗马腹地,随后蔓延到帝国各个边疆行省。到了帝国后期,粮食歉收和饥民暴动成为某种常态,不断冲击着摇摇欲坠的罗马社会,并最终触发了它的崩溃。


将罗马帝国的衰败归因于土壤侵蚀的观点把历史过于简单化,但不可否认,逐渐退化的土地面临着养活不断增加的人口的压力,古罗马文明并非瞬间破碎崩塌,而是在土壤侵蚀造成生产力减弱的情况下被逐渐消磨殆尽。当阿拉伯人在7世纪占领拜占庭的北非殖民地时,曾经作为罗马帝国粮仓的该地区,早已土地荒芜,繁华不再。


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是因为滥砍滥伐?不全对


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,它在秦汉时期仍然草木葱茏,充满生机;文明的摇篮今天却已成为缺乏肥沃表土层的穷乡僻壤。植被的破坏通常被视为这一切的肇始,许多地方后来也的确将“植树造林、保护植被”作为黄河治理的重点工作。然而,关于这个问题,美国水土研究专家沃尔特·罗德民却在上世纪提出了不同的观点。


1920—1921年,中国华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,造成五十万人死亡,该事件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土壤侵蚀问题的关注。罗德民于1922年来华从事饥荒预防工作,并深入黄土高原腹地考察其水土状况;在大量实际观测和反复推论后,他得出结论:“茂密的原有森林遭到砍伐,只是该地区水土流失的间接原因;在坡地上进行农耕以生产粮食作物,才是造成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。”罗德民认为,单一的森林砍伐活动,并不会导致灾难性的土壤侵蚀,因为树木的再生能力足以在一定时期内恢复植被原貌;但是,人类在坡地进行的耕种和放牧活动,却使暴露的土壤的流失速度增加了好几倍,并最终导致坡地表层土壤被剥蚀殆尽,丧失活力。


正如罗德民所观察到的那样,是锄犁,而非斧头,改变了这一地区的命运。水土流失削弱了农业生产力,使人们要么受饿,要么弃城迁移。该地区的居民要为自己所陷入的贫困负责——只是土壤衰竭的速度太慢,使他们未能意识到自身行为将会造成的严重后果。


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侵蚀塑造人类历史进程的例子还有很多。我们对待土壤的方式,决定了文明的寿命。


强化土壤管控和修复,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,是我国在新时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。对于全人类来说,土壤应该是被共同珍视的遗产,无论地理位置,无论意识形态;而土壤资源一旦短缺,经济、政治或军事的争端将无可避免。


如今,虽然我们热切地相信科技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,但是科技也无法应对资源消耗速度大于资源再生速度的困境,更无法改变这样的事实:覆盖地球表面的那层薄薄的土壤,那层由风化的岩石、死去的植物、真菌和微生物组成的物质,始终并终将永远扮演赋予地球万物生命的“母亲”的角色。


 如果觉得土壤观察干得不错,请给我们点个赞鼓励一下

特别推荐


土壤环境保护的好帮手——《环境土壤学》(第三版)上市|欢迎订购


“土壤家”近期文章推荐

中国亟待研发海水倒灌引起的农地除盐技术体系


健康的土壤该是什么样子


“环境与健康观察”近期文章推荐

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等在《科学》发文:与大自然共享发展空间


“土壤观察”近期文章推荐


近期4则土壤科研进展|研究


毫不起眼的泥土,为何成为决定文明盛衰的关键?|阅读


“土壤家”是“土壤观察”、“环境与健康观察”兄弟号。“土壤家”公号开展土壤科学、研究成果、行业会议、企业技术案例等传播、合作和推广,欢迎垂询。加入土壤观察读者交流群、合作咨询请加请加13926117407微信号(或发邮件至149996384@qq.com)联系了解


我们是“土壤观察”(turangguancha),感谢您的阅读!

欢迎关注,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或转发给好友,长按二维码,识别关注我们



       

兄弟号矩阵,请长按识别或扫一扫关注
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购买《环境土壤学》第三版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